重要通知

肖斌:紫阳富硒茶——陕茶复兴的突破口

来源:陕茶网

3月31日下午,紫阳茶与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论坛在紫阳县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外茶学、茶文化、茶马古道研究界的七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讨紫阳茶与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最新研究成果。此文为陕西茶业首席科学家、茶学教授肖斌在论坛上的发言。

说起紫阳茶,很多人都耳孰能详,消费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紫阳茶的认知大都停留在“富硒”这个概念上。的确,富硒是紫阳茶的一大特色,但紫阳茶却远远不止“富硒”这一种优势,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全国任何一种茶叶都无法比拟的。

一、“保健”紫阳茶

自1980年开始,现代科学不断证实,紫阳是一个继湖北恩施高硒区后的第二个我国少有的高硒区。1987年,著名茶学专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程启坤教授来紫阳考察富硒茶后,立即主张开发这种稀有的天然富硒饮品。1989年,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前来考察时盛赞紫阳茶“富硒抗癌,色香味具佳,系茶中珍品”,并题词“开发富硒紫阳茶为全国人民健康服务是紫阳县义不容辞的责任”。

1989年9月6日,陕西省科委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富硒茶开发研究鉴定会”,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沈治平教授等十三位委员对紫阳富硒茶进行了科学鉴定,使得紫阳富硒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科学鉴定的保健茶。其结果证明,紫阳茶具有以下特点。

(一) 营养成分丰富

其中氨基酸含量3.08%;多酚类含量30.35%(绿茶类国家标准为≥11%),儿茶素207.03mg/g。一级炒青茶含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高达122.86mg/g,含维E 14.15mg/100g,锌58.0mg/g,高于我国茶叶一般含锌量(40.6mg/g),紫阳茶水浸出物平均高达45.6%,远高出全国该指标平均值38%。

(二)无污染

紫阳是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无工矿企业污染,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三)含硒量丰富

平均含硒0.653mg/kg。(程良斌,《汉水中上游大巴山区富硒有机茶开发的前景与意义》

(四)抗氧化。

体外及动物实验证实,紫阳富硒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突变、抗癌等作用,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优质保健茶。

1990年7月3日,紫阳富硒茶专家评议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领导人品饮后为紫阳茶题词“健康佳品,驰誉神州”。营养学家于若木也提出对紫阳茶要“重新评价,赋予它新的价值”。

紫阳茶之所以“富硒”,与其所生长的土壤密切相关。富硒岩是形成富硒土壤的成因,而巴山中段早古生代的某些变质岩层含硒量高达2.5-6.9ppm,是我国少见的富硒岩层梁竞波,张景北,《平利、岚皋茶叶硒、锌、铜、锰含量分析》。2008年到2011年,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安康学院普查、采集土样6593个,检测结果显示,紫阳县土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值达到0.9612mg/kg《安康市富硒资源普查报告》,2018)。

紫阳茶不仅富含硒锌,在同样生境管理条件下,其生化成分的比例也都高于引进的外地良种(如下表)。且紫阳茶比例适当,没有失调现象,香高味醇,浓而不涩,不仅口感好,而且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是全国少有的药性茶。常饮紫阳茶,可提神醒脑、利尿强心、清热降火、溶解脂肪、杀菌消炎等。

各品种鲜叶蒸青样生化分析表

程良斌,《让富硒保健陕茶香飘丝绸之路》

二、“绿色”紫阳茶

紫阳县地处大巴山北麓,北靠中国龙脉——秦岭阻挡北方寒流,西有星子山阻挡西部寒流,南部大巴山缺口又能使南方湿热空气长驱直入,从而形成冬季时间偏短、水热同季的亚热带作物生长区域。

据气象局统计,紫阳富硒区年平均气温15.1度,最冷月气温3.7度,年降水量1127.8mm,极端最低气温为-7.6℃,比东部同纬度地区的江淮平原高6-12℃,比邻近的江汉平原高7-9℃,比沿海的沪杭地区也高1-2℃,比同纬度东部的信阳茶区和皖西的大别山茶区越冬条件明显优越。其气候相当于自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移动了1000公里,或向南偏了600公里。(《陕南茶区的硒》,原载《中国茶叶通报》1989年第3期)紫阳茶区多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林带下的黄棕壤,ph值≤6.5,适宜茶树生长。

紫阳县茶业局已退休高级农艺师程良斌老师在谈及紫阳茶的时候,曾提到:“国家先后颁布和使用18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紫阳县除了乐果、敌敌畏有微量用于少数茶园意外,其他16种几乎从未在茶树上使用过”。除了这个优势,还有最重要的是紫阳茶区是“茶在林中,林在茶中”,属于标准的天然生态茶园,病虫害相对较少,也就不需要使用农药。这些优势是其它主产茶区无法竞争的。

另外就是紫阳县工业开发晚,土壤、空气、水受污染程度较低,紫阳茶区同时又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保护区,历史上以农耕为主,多年来退耕还林、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等,使得这里山清水秀,空气质量好,是天然氧吧,也是世界珍稀动物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的栖息地,是良好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优良茶树品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富硒资源三大要素聚集在同一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紫阳茶独具特色的“绿色”优势,符合现代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三、“文化”紫阳茶

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紫阳茶,其发展潜力无穷。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子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生活在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用茶和种茶的民族,紫阳茶区人工植茶的历史悠久堪称全国第一。

紫阳贡茶,从3000多年前巴国进贡周武王开始一直到清末,伴随着中国贡茶制度的始终,这是中国任何一种茶叶、任何一地的茶叶都无法比拟的。2014年和2016年,紫阳县茶业协会分别进行了“光绪三年紫阳贡茶基本产地调查与确定”和“光绪九年紫阳贡茶基本产地调查与确定”工作,确定紫阳在清代至少存在9个贡茶基本产地。紫阳茶作为陕南茶区的代表品种,历史数千年,是中国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植茶区和贡茶基地。

陈椽教授《茶业通史》中指出:“茶树移入四川后,首先向北迁移,陕西是西周的政治中心,秦岭山脉为屏障,抵御寒流,故陕西气候温和,茶树就在南部生根。”紫阳茶产业形成于西周时期。唐宋时期,安康称金州,紫阳茶被称为“金州茶芽”。陆羽《茶经》云:(茶)“生金州西城、安康二县山谷。”紫阳当在其中。金州所在的山南道是陆羽全国茶事考察的重点,在陆羽《茶经》里山南道沿线茶区共计出现了20次。至唐德宗二年,金州茶芽被列为贡品。至清代中期,安康所属各县茶叶总产量曾达300万斤(1500吨),其中紫阳县的茶产量约200万斤(1000吨)以上(《紫阳县茶业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石泉县志》将紫阳茶列为兴安四大名产之一,紫阳毛尖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陈椽《紫阳茶业志· 序》)民国《西乡县志》则称:“至清代,陕南唯紫阳茶有名。”

民国时期,国内两部权威的地理专著:《中国分省地志》(民国十六年版)和《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民国十五年版)均高度评价紫阳茶:“南山紫阳产茶,色香味佳,于龙井、六安、武夷、松萝诸佳茗二外,别具一种风味。”“紫阳茶则产量甚丰,茶质亦佳,最上品的色香味与西湖龙井、六安之毛尖不相上下。”1936年,紫阳产茶250万斤,为抗日战争前历史最高水平。

进入21世纪,紫阳茶不断发展,再造辉煌。2004年紫阳县注册了“紫阳富硒茶”证明商标,取得了无公害基地认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有机茶认证等,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紫阳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11年,“紫阳富硒茶”品牌评估价值达10.25亿元,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2012年,紫阳富硒茶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榜首。2015年,紫阳富硒茶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2015质量之光”公众评选活动并获奖的全国知名品牌,与华为、联想等十大知名品牌共同融化“2015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2018年,紫阳县获得“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市)”称号。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23.13万亩,年产茶7110吨,12万余农户因茶走上致富路,有茶叶加工厂300余家,在全国各地的营销中心、直营店超过1000家,综合产值43.4亿元,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达到62.22亿元。(《紫阳举行第二届“春之茶”文化旅游活动》,紫阳富硒茶官网,2019年3月17日

四、“良种”紫阳茶

20世纪60年代,安康专区茶叶试验站科技人员在紫阳县深阳乡发现了“大叶泡”、不开花不结果的“紫阳一号”茶丛,是原始型古茶的实证。随后几年,省茶树品种资源组在城固县、南郑县、岚皋县等地区都发现了古老的林下茶树群,是极为宝贵的茶树资源。紫阳种是全国第一批推广良种,引种到湖南长沙后,优良种性进一步发挥,成为新创制名茶“高桥银峰”的主要原料。

安康市茶树良种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衍成,历经20多年,无性繁殖,单株选育出陕西第一个无性系良种“陕茶1号”,填补了陕西无性系茶树品种空白,同时实现了茶叶品种从“群体”到“纯种”的跨越。2014年6月27日“陕茶1号”获得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成为陕西省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茶树新品种。2019年1月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33号公告,对“陕茶1号”茶树品种予以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18)610009,成为陕西省首个、全国第九个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的茶树品种。

该品种为灌木型,中叶类;叶色深绿,光泽性强;发芽早且芽叶肥壮、生长势旺;茶多酚19.5%,氨基酸5.2%,咖啡碱3.72%,水浸出物47.6%,适制绿茶,兼制红茶;抗寒性强,适宜在陕西南部、河南、安徽、湖北种植。(《“陕茶1号”成为陕西省首个通过国家品种登记茶树品种》,中国农科新闻网,2019年2月2日

若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紫阳茶区的实际情况,继续培育出更多品质超群、易于推广的“紫阳种”,不但能够提高紫阳茶区茶农的收入,还将造福全国各大茶区,令紫阳茶享誉中外。

五、紫阳茶的发展前景

开发紫阳茶这一全国稀有的富硒有机茶,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汉水水源不受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还能增加茶农收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

第一,巨大的生态效益。

从茶园建设方面来看,茶树根系较深,可达2-3米,侧根较为发达,四季常青,条列式密植茶园根系互相交错,只要排水系统齐全,就可严防水土流失,并涵养水源,对保护汉江之源生态环境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良好的社会效益。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够调节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促进DNA和RNA的生成,能调节维生A、C、E、K的吸收与消化,促进增加集体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因而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保护肝脏、延缓衰老和改善亚健康状态,而且人体缺硒就会导致各种疾病。世界各国中缺硒地区的居民死于心脏病、高血压、中风者都较多,癌症发病率也高。全球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的环境之中。

2009年,中国科技大学主办的“首届国际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大会”上,与会专家呼吁,我国要像补碘一样抓补硒。因此,微量元素硒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抗癌防衰老的热点,紫阳富硒茶作为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饮料,若能很好得推广开来,无疑会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第三,可观的经济效益

富硒区地处秦巴山区,是国家连片扶贫区,贫困人口聚集,但却是茶叶的最佳适生区,开发富硒有机茶正好可以扬长避短,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2018年,据紫阳县茶业局局长李尤学说,“预计到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将达到25万亩,年产茶叶达到1.2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致力将紫阳打造成为中国富硒茶产业强县,让紫阳茶产业走得更远、更高、更稳,让紫阳老百姓因茶而富,让紫阳富硒茶更好服务于全国人民健康。”(《转型升级提质效 振兴紫阳茶产业》,安康电视台民生新闻《金州播报》微信官方平台,2017年11月24日

延伸富硒茶产业链,大力推广富硒茶食、富硒茶粉、富硒茶日用品等。因为,茶叶中的硒,溶于水的仅占茶叶总硒量的10.22%(程良斌,《让魅力品牌紫阳富硒茶再著辉煌》),采用现行冲泡方式,硒的利用率很低,因而可通过高科技手段直接吃茶和用茶。

另外,还可开发和推广新的优良品种,如“陕茶1号”等。2015年至今,“陕茶1号”茶苗在全省各试种区成了俏手货。据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统计,目前“陕茶1号”在双龙镇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万亩,带动贫困户450户,平均一亩茶园可以增加茶农收入4千至5千元董壮,《“陕茶1号”:秦岭好茶种》,陕西省供销总社官网,2018年9月10日

结语

近日,程良斌老师发文《我爱陕茶,盼陕茶振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紫阳茶的热爱和对紫阳茶未来振兴的深切期待,其诚挚的文字读来让人非常感动。如程老所言,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是紫阳县的主流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政府工作报告规划中都对茶叶给予厚望,但遗憾的是,很多规划并没有具体实现。我感慨于程老一生为陕茶复兴所做的贡献,在此希望各级政府和领导能够深挖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和养生资源,借鉴各位茶学专家和老茶人的意见和建议,边保护边开发,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战略,以紫阳富硒茶为突破口,真正实现陕茶的复兴。

责编:正 原

喜欢 (5)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