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程良斌:我爱陕茶,盼陕茶振兴(二)

作者:程良斌 来源:陕茶网

我是安徽省绩溪县人,因为学茶,1959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由安徽省农业厅调来陕西,从事茶业工作。从此以陕茶为业、以陕茶为生、以陕茶为伴、以陕茶为乐,这辈子就爱上了陕西,爱上了陕茶,虽然现在年已八旬,仍然时刻关注陕茶,祈盼陕茶振兴。

陕西不是产茶大省,但自古至今,陕西的茶叶都有极高的地位。世界最古老茶叶的原产地、第一个通过科学鉴定的富硒茶、第一批全国推广茶树良种紫阳种等等都是陕茶独特的标签。

我刚来陕西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但当时国家对陕西的茶叶事业仍是相当重视的,南方各省都派人支援。回顾60年来,我跑遍了陕西茶区的山山水水,青山绿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前几日,陕茶网的郭建军总编跟我通电话,建议我写一篇文章说说我们陕茶的好,我当即答应,当晚就开始动笔。说起陕茶我就有说不完的话。

 

陕茶唐代就是贡茶

唐代王室,崇尚饮茶。贞元十七年(801年)《通典》载:安康郡贡茶芽一斤。唐代茶区分布已十分广阔,有80多个州产茶,十分重视贡茶生产,其中特别点出陕西有金州茶芽、梁州茶及西乡月团3个名品。金州茶芽与汉阳陵博物馆展出的2150年前的茶叶形制十分相似,金州茶芽应是汉阳陵出土的茶芽的传统产品。

民国《紫阳县志》有“每岁充贡”“茶之原质色香味较他处所产俱胜”的记载。更有存于陕西省档案馆的《贡茶档案》信票国家一级文物作证,清光绪三年(1877年)正月,紫阳县知县唐清辅差遣衙役办理的《贡茶事案》信票。

“雨前一样是新茶,坡有阴阳性各差。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吹出野人家”。这是清代紫阳县令江开的《紫阳竹枝词》,是安康历史上贡茶生产的生动写照。“齐焙白毫先入贡”这诗句点出入贡之茶,必是与汉阳陵出土的茶芽同样嫩度有白毫的茶芽。

 

茶树生长十分适宜

陕南适宜茶树生长,尤其是安康境内汉水、月河以南、巴山9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由于有秦岭、凤凰山双重庇护,阻挡北方干冷气流的入侵,西部有1905m高的星子山挡住西来的寒流,南部大巴山缺口又能充分接纳南方湿热空气长驱直入,从而形成陕西省内农作物越冬条件最好,水热条件匹配最佳的亚热带作物生长区域,其气候相当于自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移动了1000 km,或向南偏了600 km③。

从古至今,生物界都有适者生存的规律,陕西省内农作物越冬条件最好,水热条件匹配最佳的亚热带作物生长区域,是我国最早栽培茶树的地方。1981年至1984年,陕西省完成了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报告认为,保存在安康专区茶叶试验站的紫阳县红椿区深阳乡平安村稀有单株“紫阳一号”,不开花、不结实,不同于国内开花不结实的无性系大叶种。叶长12.8 cm,叶宽7.1 cm,叶面隆起,叶形为大卵圆叶形,是极其宝贵的品种资源④。

无花茶“紫阳一号” 芽大、叶大、起泡,泡也大,叶片解剖构造栅状组织只有一层且松散,这是茶区古老的活化石,也可看出大叶种古茶树幸存退化的表现。历史上紫阳老茶区有搭梯采茶的史实,至今紫阳、汉滨瀛湖仍有古老大茶树分布的痕迹,尤其是岚皋蔺河镇茶园村古茶树群是全国推广良种紫阳种中的原生态天然林下野生的紫阳大叶泡和紫阳槠叶种, 是十分珍贵的资源⑤。综上所述,安康有古老茶树遗存,是古巴蜀茶区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

备注

③吕从中《岚皋-紫阳和洛川原两个农业气候优势的发现及其开发利用的措施建议》,陕西省气:象区划)。

④《紫阳富硒茶研究与开发》程良斌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⑤《岚皋县林下原生态野生古茶树资源调查初报》作者程良斌、谢利华等,《茶业通报》2015.01期发表。

责编:正 原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