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期的茶文化都产生于黄河农业文化的中心区域陕西。
西周设“掌荼”之职,列茶事为国礼。《周礼》记载,西周宫廷即已设置“掌荼”官职,说明远在周朝时,在国都镐京(今天陕西地域内)已把茶事列为国礼,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茗饮之事”。
汉唐以茶为媒,文化繁盛、民族交融。汉唐时期,茶事鼎盛。长安作为汉唐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茶文化与各家文化融合的地方。
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结合后,形成“茶可雅志”“茶表敬意”的人格思想和人生态度;佛教寺院饮茶之风大盛,形成了“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的风尚,和“禅茶一味”的茶道与佛教思想共通;道家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认为长期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又可修心养性,有助于修炼。在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唐人陆羽更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茶著作——《茶经》。
唐朝时期,茶风鼎盛,饮茶习惯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重要影响。吐蕃、回纥等周边少数民族渐如唐人“一日不可无茶”。自文成公主的入藏,饮茶的习俗开始传入吐蕃。唐玄宗开元年间,吐蕃与唐在赤岭(今日月山)、陇州(今陕西陇县一带)等处“茶马互市”。日本在唐代之前尚不产茶,将唐都长安的茶文化传播到日本的却是日本派遣到唐朝的留学僧。其中,以空海、永忠最具代表性。在唐代的中西方贸易当中,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茶外销的贸易中心。茶叶沿丝绸之路输往中亚、东南欧和北非,是当时外贸的主要商品之一。
明清茶贸易继续兴盛,助推经济繁荣。明清时期,陕西茶商抢抓边茶贸易时机,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茶贸易发展过程中,开创了茯砖茶的始祖文化。
责编:小 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