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安康茶叶产业: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地缘优势变胜势

作者:郑斐 来源:陕西日报

清明时节,正是以紫阳茶为代表的安康茶上市季节,远近茶山上,一丛丛茶树横排成行,高低错落,宛如一道道绿色的波涛。不由使人想起咏颂安康茶叶的经典诗句:桃花未尽开菜花,夹岸黄金照落霞。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

茶叶在安康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三度成为贡品。2015年,安康市茶园面积达到70万亩,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有8个县区产茶,其中紫阳、平利、汉滨、岚皋、汉阴为主产区。

 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独特的茶文化

安康茶作为贡茶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巴国进贡的不但有野生茶(荼),更有园栽茶(香茗)。《华阳国志》是一部信史,所以史学家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

唐代茶圣陆羽将安康产茶区划归为全国八大茶区的山南茶区范围。据西安“清盛魁”茶行的传人回忆,他们家清代还保存有唐代在长安经营“山南茶”的账册,上面记有秦琼、尉迟恭买山南茶的账务。到了明代,紫阳茶的名字开始见诸史册,正德七年(1512年)以后,金州、汉阴、紫阳、石泉一州四县在官府注册的“茶户”有2000余户。

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安康茶园总面积约3万亩,产茶640吨,占陕西茶叶总量的82.3%。

悠久的种茶、贡茶、饮茶历史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茶文化。茶诗、茶歌、茶文、茶舞、茶戏剧,茶俗、茶艺、茶道与茶馆文化。安康人种茶、饮茶、嗜茶,茶已融入到安康人的日常生活里。

安康著名茶文化专家丁文认为,生活在陕南地区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懂得种茶、用茶的民族,他们为中国茶业的发展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紫阳茶在陕西乃至在中国茶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优势得天独厚,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安康茶叶产量一直占全省的80%以上,但其后由于各种原因,茶叶发展一度处于停滞徘徊状态,步伐缓慢,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降至全省的1/3。

77岁高龄的高级农艺师程良斌,谈起茶叶来有说不完的话,他认为安康发展茶产业有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种茶历史悠久。二是生态环境优良。安康是位于纬度最北的茶区,地处秦巴腹地,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三是富含硒元素,这是安康茶最大的特点。安康市以紫阳为中心的至少8个县(区)处在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态环境之中。茶叶含硒量高于全国其他茶区数倍、数十倍,是天然的优质保健茶。

近年随着安康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安康富硒茶的影响力在国内业界也得到不断攀升。2004年紫阳富硒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中国茶叶学会授予紫阳县“全国名茶之乡”称号;2010年,受国家农业部委托,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安康的“紫阳富硒茶”以9.6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排行榜二十强,位居西部地区茶叶类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至2013年,此品牌价值已经攀升至12.36亿元。

但在可喜的局面背后,一些问题也令人思考。

首先,品牌众多,难以形成合力。安康市目前拥有茶叶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152个,品牌林立、良莠不齐,几乎每个小型加工厂(营销大户)就有一个品牌。造成品牌杂乱,产量小、规模少,生产缺乏统一的标准,无序经营和恶性竞争导致全市的茶叶资源和生产要素难以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形成合力。

其次,缺乏高品质种植管理、制茶加工以及茶园管理方面的技术。据统计,安康市低产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55%,低产茶园平均年产仅为全国茶叶平均产量的24%。安康市年机械加工茶叶的能力为1000吨,仅占茶叶总产量的1/4。无法形成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由于企业普遍缺少茶叶的精深加工技术,茶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第三,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较高。安康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50万人左右,占农村劳动力的三成多,而且以青壮年为主。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造成了茶叶采收期劳动力非常紧张,不仅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品质,甚至造成部分茶园有茶无人采,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康市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富硒茶产业创新行动计划再次吹响集结号

针对安康茶叶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呼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安康市茶叶生产的全面振兴。

首先,实行资源整合,打造响亮的品牌。这是当务之急。平利县茶技中心高级园艺师汪显安认为,目前茶叶企业各自为战,在省内外占领的市场非常有限,长期下去都无法做大做强,安康茶叶应统一品牌,形成合力,开拓市场。

其次,要提高技术含量,改良现有品种。目前安康市茶园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的群体种,以有性系茶园为主,品种纯度低,茶叶外形不统一,生长势头不整齐,所产的茶叶原料难以达到茶叶标准化加工的要求,茶叶外观和品质也比较低。有关部门应加大茶园基础建设的力度,采取措施鼓励茶农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提高无性系茶园所占比例。同时,要更换老龄、低产茶树品种,合理密植,修建灌溉水渠,施用有机肥,提高茶园产量。

第三,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茶产业发展。安康茶园多是小茶园,分布零散,管理、技术、经济基础都相对落后,经济效益不明显。下一步应结合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引导和推动茶叶基地的集中连片开发,尽快形成一批茶叶专业乡(镇)、专业村。建立高技术的示范户,辐射和带动附近村镇种茶和加工茶叶的技术水平提高,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紫阳县焕古镇历史上就是著名的茶产区,如今他们在这方面也做着有益的探索,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狠抓品牌建设,近两年分别在大连、焕古、东河3个村引进布局了3家茶叶龙头企业,总投资额过亿元。平利县女娲银峰茶叶有限公司现拥有茶园、绞股蓝生产基地1.1万亩,和125户农户签订了1852亩一定30年不变的土地租赁合同,与全县7个主产乡镇的32个茶叶大户签订了1.005万亩的包销茶产品的合同,让全县近10万茶农人均增收1000余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充分利用自然地理优势,发展有机茶和富硒茶等高品质茶。目前无公害茶的世界年销售量已超过6000吨,主要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价格也高出一般茶叶50%-80%,市场前景广阔。安康茶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生态条件,建立有机茶园可以大大提高安康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茶园产值的显著提高。

最近,安康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创新行动计划》(2016-2020),通过生态基地(庄园)建设计划、茶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茶产品创新计划、富硒茶科学研究计划、富硒茶质量体系建设计划等五大行动对未来5年发展作了总体规划,安康市市长徐启方在全市富硒茶产业大会上说,安康市茶产业发展有优势、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茶产业发展的认识,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把茶产业打造成安康市农业产业化中最具特色的名片。

责编:小 茗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