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2015年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作者:纪晓明 来源:陕西茶叶网

陕西茶产业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既往的发展方向不明、种植粗放、加工原始落后、产品凌乱不成规模以及没有品相的状况已大为改观,陕西省茶园新品种种植及改造蓬勃兴起、高标准清洁化生产线纷纷建成、产品形式日渐丰富多样、一批高雅精制的茶产品(如绿茶、黑茶、红茶等)正在跻身广阔的大市场,陕西茶产业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陕茶企业和产品正以品质和文化两张王牌,令中国茶界刮目相看,茶学专家和行业领袖人士高度赞誉,国内知名企业和传统大产区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截止2014年底,陕西茶园面积达到192.4万亩,可采摘茶园125.2万亩,茶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继粮、果、畜、菜后的农业第五大支柱产业。

一、陕茶发展现状

(一)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1949年陕西省茶园种植面积2.36万亩,年产茶777.6吨;1979年42.36万亩,年产茶1329.5吨;2000年52.92万亩,年产茶6126吨,2006年94.4万亩,年产茶12800吨 ;2011年147万亩,年产茶34000吨,2014年192万亩,年产茶70000吨。

(二)茶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茶叶主产区通过积极改造低产茶园,加大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力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建立了多个标准化茶叶示范区,茶园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在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午子绿茶有限责任公司、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运用“公司+基地+茶农”的发展模式,走产、销一条龙的发展道路,有力带动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

二、陕茶发展优势突出

(一)地缘区位优势。陕西茶区位于陕南,是我国茶叶主产区的北缘,距离茶叶主销区最近。历史上西北不产茶的省份喝的茶基本都是陕茶,陕茶在西北有着良好的声誉。而且陕南茶区处于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带,多条交通干线贯穿陕南各市,交通顺畅。西安历来都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心和茶叶最重要的集散地,又是“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起点,为陕茶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生态优势。陕南是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是大熊猫、朱䴉等国家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地和涵养地。基本上没有污染企业,水和空气洁净,具有做有机茶、出口茶的绝好基础。而且陕南茶区富含锌硒,所产茶为富硒茶,使陕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

(三)品质优势。陕南茶区北屏秦岭、南倚巴山,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云雾机率高、富含锌硒、无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生产的茶叶香气和滋味的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含量高,使陕茶具有“香高、味浓、耐冲泡、形美、保健”的特点,加上陕南环境无污染,是生产无公害、有机茶的最佳适生区。

(四)历史人文优势。茶是最具文化内涵的农产品。陕西种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陕南的古代巴人是中国最早懂得种茶、用茶的民族,早在公元前1135年,巴蜀所产之茶就被列为贡品,据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唐代时期,紫阳茶开始正式成为朝廷贡品,并沿丝绸之路,远输西域各国。陕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着千余年生产贡茶、官茶的历史。西安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心和茶叶最重要的集散地,陕西茯茶是中国黑茶的鼻祖,入列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基地规模优势。目前,陕西茶园总面积已达192万亩,位列全国前八位,茶叶产量7万吨,产值220亿元。汉中、安康、商洛三市28个县区有21个县区种茶、产茶,其中西乡县茶叶生产覆盖了全县23个乡镇和75%的农户,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西乡、紫阳、平利、商南等县,茶叶产业总值已占到当地GDP的20%以上。

三、陕西茶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陕茶发展多年,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陕西茶叶种植面积提高很快,初制加工发展蓬勃,但科技研发能力滞后,产品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

(二)市场推广和开发力度严重不足,需要全产业链协作,官产学研配合,培育具有大市场前景的产品;

(三)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往往因建设投入巨大,资金不足,企业发展速度远低于国内其它企业。

(四)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有待大力提高,需大量引进各种专业人才。

四、陕西茶产业发展浅见

(一)陕西茶过去在中国茶业区划中被列为“次适生区”,主要是积温低,极端温度低、降水量偏少,但近些年来气候变化,这种情况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已完全达到适生条件,特别是陕南山区目前是国家水源保护地和重点退耕还林区域,生态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良,而茶树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兼用林种,根系发达,植被率高,是解决陕南高生态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生存致富的绝佳产业;

(二)陕南茶区的优势在于内在品质和生态环境卓越,应着力在保持风味、品质、有机上下功夫,杜绝盲目追求早产、高产,杜绝大面积连片种植,限制耕地良田发展茶叶,否则品质将不保,同时大面积连片后必将带来病虫害危机,失去品质、无公害优势,甚至带来生态系统破坏灾难;

(三)陕南茶区并不全部适合发展茶叶,不应一哄而上,应重点集中在汉水两岸及以南浅山丘陵地域,对茶树种植时的土壤、气候等立地条件要进行科学分析论证;

(四)产业发展应重在提高种植水平和单产、提高加工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应把列入科学种植加工和引入市场引导机制作为产业扶持重点,杜绝盲目求大、求新、求好看,使产业早日进入良性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

(五)陕西茶产业已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具有非常远大的前景,但茶产品并非简单的农副产品,产业链极长,真正的大市场规模产品应具备文化、品质、标准化条件,陕西急需解决茶产业管理协调、科研技术、品牌市场的整体提升,需要加大政府科学引导和资金扶持。

五、陕西茶产业未来发展道路

(一)明确陕茶发展的总体思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在总体思路上,要以增强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茶农收入为发展点,以市场为向导,以优质资源为依托,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茶园标准示范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整合陕茶品牌,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树立名牌,加快陕茶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把陕西茶业作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茶叶是经济作物,同时又是文化产品,省政府应进一步明确陕西茶业发展战略目标,加大财政投资,制定发展规划,拿出具体措施,做好服务,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把陕西茶叶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做强做大。

(三)进一步整合陕茶品牌,打造陕茶知名品牌。陕西茶业品牌多而杂,不利于陕茶产业化发展。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逐步淘汰市场占有率低的品牌的同时,采取扶优扶强,证明引导的方式进一步有重点的扶持和树立3-5个市场占有率高的茶叶品牌。

(四)推进科技兴茶,实施标准化管理。为了促进陕西茶产业发展,必须提高陕西茶业科技水平,进一步健全茶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提高茶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强化技术推广,引进优良品质、新技术、新成果;开展茶叶生产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控制技术研究和改良茶园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技术研究,注重茶叶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加快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消灭无标产品,完善陕西省茶叶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五)扶持龙头企业,优化企业结构,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促进已具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扩张升级。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技术专家、人才,稳步提高其科技含量,积极引导其更新生产设备、引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把龙头企业建设成为生产设备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企业,使之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

组建跨区域的大型茶叶集团公司。对有实力的茶叶企业,通过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并购或重组,组建股份制企业,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既有利于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管理,又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陕茶影响,拓宽陕茶销售。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围绕陕西茶业的发展和陕西名优茶叶品牌的创建,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机遇、瞄准目标、齐心协力、大力宣传陕西茶业。同时,大力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着力培育茶叶专业营销人才,积极引导建立健全销售体系、销售网络。通过进行市场细分、精确定位目标市场,并根据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偏好,研发系列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促进陕西茶产业发展。

责编:小 茗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